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非遗文化进校园 昆明市160名音乐教师研习传承海菜腔烟盒舞
6月6日,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昆明市艺术学校邀请云南省著名彝族海菜腔、烟盒舞非遗传承人李怀秀、李怀福及其非遗传习所成员走进校园,为昆明市各中小学160名音乐教师、昆明市艺术学校教师和音乐科学生带来一场非遗文化研学交流互动讲座。
李怀秀、李怀福分别讲述了姐弟俩年少时受到著名音乐家田丰的影响,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学习、成长、追梦的经历,分享了获得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金奖,以及在不同舞台、不同国家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民族音乐的感悟。
云南彝族支系众多,海菜腔、烟盒舞属于云南彝族的尼苏支系,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菜腔是滇南四大腔之首,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建水一带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由多乐段组合的大型声乐套曲,集独唱、对唱、领唱、齐唱、合唱等形式于一体,展现了彝族传统的歌舞艺术形式。而烟盒舞就是彝族群众以“烟盒”为道具的舞蹈。
讲座交流中,李怀秀、李怀福及其非遗传习所成员还现场展示了海菜腔、烟盒舞、红河哈尼族多声部合唱,并和师生进行教学互动,感受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魅力。
昆明市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李琪:“昆明市艺术学校作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今天我们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们的目的就是促进民族团结,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助于我们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这也是鼓励我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艺术的同时,更要把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好、发扬好。”
现场观摩研习的全市各中小学160名音乐教师表示,此次讲座收获良多,为艺术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启示,未来将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传承,为昆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范阳 张剑
编辑:钟月
责任编辑:钟月 惠月松
主编:韩鹏鑫 黎明
审核:林春黎 杨小川 刘丹
监制:王荣
发布:admin 阅读:228 发布时间:2024-06-14 09:54:33